孝廉

孝廉
一、 汉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。 武帝元光元年(前134), 用董仲舒策, 初令郡、 国举孝、 廉各一人。 孝为孝子, 廉为廉吏, 均以伦理为标准。 东汉顺帝阳嘉元年(132), 用左雄言, 令郡国举孝廉, 限年四十以上, 诸生通章句, 文吏能笺奏, 方得应选。 举孝廉者往往被任为"郎", 在东汉实为求仕进者必由之路。 魏、 晋、 南北朝及唐、 宋仍有举孝廉之事, 但不分孝、 廉为二, 如北周武帝诏郡举经明行修者为孝廉, 岁一人; 孝廉也不再是求仕进者的必经之路。 二、 明、 清对举人的称呼。
* * *
一、 漢選拔官吏的科目之一。 武帝元光元年(前134), 用董仲舒策, 初令郡、 國舉孝、 廉各一人。 孝為孝子, 廉為廉吏, 均以倫理為標準。 東漢順帝陽嘉元年(132), 用左雄言, 令郡國舉孝廉, 限年四十以上, 諸生通章句, 文吏能箋奏, 方得應選。 舉孝廉者往往被任為"郎", 在東漢實為求仕進者必由之路。 魏、 晉、 南北朝及唐、 宋仍有舉孝廉之事, 但不分孝、 廉為二, 如北周武帝詔郡舉經明行修者為孝廉, 歲一人; 孝廉也不再是求仕進者的必經之路。 二、 明、 清對舉人的稱呼。

Chinese Collegiate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bureaucratic ranks (Simple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characters). 2013.

Игры ⚽ Нужен реферат?

Share the article and excerpts

Direct link
Do a right-click on the link above
and select “Copy Link”